四項建議
王秉剛擔心,如果我們始終依賴國外零部件,長久下去會有怎樣的風險?目前我國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廣新能源汽車,但有多少人關注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這一深層次的問題?我們抱著極大希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會不會也像傳統汽車行業一樣成為空心產業?
為此,他提出以下四條建議:一是政府與行業有關部門應盡快組織專題研究,開展深入調研,提出扶植新能源汽車自主零部件產業的系統思路、策略與辦法;二是建立整車廠使用國產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鼓勵辦法,按照購買鼓勵目錄內零部件的數量給予獎勵;三是加大對核心零部件與材料的研發支持力度,提倡產學研合作,引進關鍵人才;四是制定優惠政策,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
王秉剛認為,中國汽車界必須齊心協力,共同支持自主零部件產業做大做強。我國傳統汽車產業存在的核心技術缺失、產業空心化現象,絕不能在新能源汽車行業重蹈覆轍。
但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認為,政府的上述宏觀調控一定要把握好一個度,力度太大就有可能造成保護落后、限制市場發揮其優勝劣汰功能的后果,反而不利于國內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產業的發展。其實,國內整車生產企業與上游零部件生產企業結成聯盟,也不失為一個有效的辦法。這樣整車生產企業既能確保相關零部件的穩定低價供應,零部件制造企業也可以根據整車企業的要求生產出適銷對路的產品。
此外,李勝茂還建議,國家相關部門要積極對國內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產業的發展進行引導與規范,助推其健康快速發展。一方面,要嚴格市場準入條件,將一批不具備生產資質的企業清除出該行業,凈化該行業的市場競爭環境。另外,要用科學務實的政策對外資企業在華投資零部件產業的行為進行規范,為國內企業的成長提供空間。最后,對國內新能源整車生產企業生產的相關車型的關鍵零部件國產化率進行明確規定,化解新能源汽車產業空心化的風險。
版權聲明:此文源自其它媒體,如需轉載請尊重版權并保留出處。內容若存有質量疑問請立即與本網聯系,商用車之家將盡快處理并予以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