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伊始,我國便多地遭霧霾襲擊。進入10月,霧霾封鎖了東北多地。12月,霧霾繼而南下大舉肆虐長三角。一場與霧霾的拉鋸戰頻頻告急。
9月,國務院一紙《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下達,全面吹響了這場“呼吸保衛戰”的號角。在政府的推動下,新能源汽車的研發與應用成為重點發展領域,全國上下多力并舉推廣新能源汽車,以處理應對汽車尾氣這一PM2.5罪魁禍首。鑒于柴油公共交通對于“PM2.5”的“巨大貢獻”,節能與新能源公交被委以重任,擔任這場戰役的急先鋒。
隨即,全國上下聯動,各方因地制宜。一方面,各大客車制造商紛紛加速新能源客車研發。國內最大客車制造商宇通客車11月26日正式對外發布其接節能與新能源領域重要研發成果——“睿控”技術(英文名為Rectrl)。據介紹,搭載此系統客車,可實現高效節油30%以上、PM值降低90%以上。
另一方面,各地加快對綠色公共交通的推廣和普及節奏。長期占據全國污染城市前十的河北邢臺,在痛定思痛后毅然決然地與國內最大客車企業宇通做了一筆清潔能源公交的“大買賣”。相比傳統燃油公交,這700輛宇通NG類天然氣公交車,PM2.5排放幾乎為零。
據有關報道,天津700多部新能源公交車已投入運營。而撫順將于明年6月前上線800輛新能源公交車。河北保定早在4月份便全部更新完畢689輛新能源公交。初步測算,保定市僅公交車一項的污染防治措施,就可每年減排有害氣體6000余噸。
圖:保定街頭的宇通節能與新能源客車
北京、石家莊、太原、濟南,每年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車中新能源和清潔燃料車的比例達到60%左右,并采取直接上牌、財政補貼等綜合措施鼓勵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
鄭州新增千余臺新能源公交車、徐州220輛新能源公交車陸續投放、深圳力推新能源公交2年內充電樁增至20萬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PM2.5濃度高的區域,對節能與新能源公交的推廣使出渾身解數。
11月26日,隨著首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或區域名單的公布,城市新能源公交車的推廣和應用將迎來快速發展期。根據科技部數據,“十城千輛”項目推廣的2.3萬輛公共服務領域車輛,其中估計超過50%以上是新能源客車。據此測算,第一批試點城市的新能源公交客車推廣預計將達9-11萬輛。
一場浩浩蕩蕩的城市公交換“新”顏行動將持續展開。屆時,走上街頭的市民們將驚喜地發現:一輛輛“黃標”公交被逐漸“勒令卸職”,取而代之“執勤上崗”的是一批批嶄新綠色環保的節能與新能源公交。
公共交通,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推廣普及節能與新能源公交更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站在辭舊迎新的節點上,讓我們一起期待著由綠色公交帶來的新年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