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到訪! 專業商用車網絡媒體 為您服務
在2018年全國兩會舉行之際,來自汽車行業的全國人大代表、山東重工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提出議案:加快推進實施道路國VI階段排放標準。
從全球范圍來看,推進經濟社會綠色發展、構建生態文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是大勢所趨。《巴黎氣候協定》,明確各成員國將加強對氣候變化威脅的全球應對,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并為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努力。習近平主席代表中國政府承諾,中國爭取到2020年實現碳強度降低40%-45%目標。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落實減排承諾?!?/span>
當前,面對資源環境壓力,加快國內排放法規升級實施勢在必行,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節能減排需要。
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要求的提高,環境問題日益成為國際社會共同關心的焦點。重型商用車作為重要的運輸工具,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時也是機動車的主要污染源。降低重型車污染物排放,將對整體減排起到重要作用。我們要推進節能減排,一方面要積極推進新能源技術創新,加快產業化和市場推廣;另一方面要加快推動傳統能源排放法規升級,嚴格限制汽車污染排放。
其次,排放標準落后。
目前,歐美主要國家已于2010年前后開始實施重型車歐VI及相當的排放標準,我國直至2017年7月起,才在全國全面實施國V排放標準。國VI標準與國V相比,排放標準提高30%以上,氮氧化物減少77%,顆粒物減少67%,引入PN(顆粒數量)的限值要求,并且加嚴了排放耐久性、OBD相關要求,同時引入整車排放測試要求,從根本上保證排放達標。個別地方政府為緩解區域內大氣環境保護的壓力,在已有國VI標準的前提下,仍擬出臺有別于國標的地方標準,不利于全國統一標準,同時給機動車和發動機生產企業造成研發和生產成本上升,最終由消費者承擔增加的相關成本。
再次,行業轉型升級需要。
目前,全球頂級企業普遍認為,新能源是全球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必須加快布局和引領;但在未來相當時間內,傳統能源仍然是全球的主要動力,內燃機產品在客運、貨運、船運和農業等領域仍具有難以替代的地位。近年來,中國內燃機工業發展態勢良好。2017年我國內燃機產量突破8000萬臺,總功率突破26億千瓦,連續8年成為世界內燃機第一的生產和消費大國,仍具有相當的市場潛力。但應該看到,中國內燃機產品的綜合能效和國際先進水平還有相當差距,行業整體創新能力不足,沒有形成在國際上引領行業的企業集團。加快排放法規升級,將有效倒逼內燃機行業技術升級,加快實現升級超越。
中國已進入由高速度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必須加快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同時,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歷來著力推動節能減排,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為更好履行大國責任和義務,為有效降低資源消耗,防治大氣污染,緩解環境壓力,應對氣候變化,打贏藍天保衛戰,建議:
一是國家環保標準主管部門,加快推動道路國VI法規發布審批進度;
二是地方政府不再出臺地方標準,鼓勵在發達地區和城市比全國統一時間提前1-2年實施國VI。通過部分地區提前實施,既能保護區域內大氣環境,又可以驗證整車和發動機的可靠性,積累相關數據,為全國全面實施提供經驗。
版權聲明:此文源自其它媒體,如需轉載請尊重版權并保留出處。內容若存有質量疑問請立即與本網聯系,商用車之家將盡快處理并予以回應。